serdftgy
艺术新闻

      张渝:书画鉴定不能没有良心与底线

      分享到:
      作者:张渝2020-07-18 08:14:53

        古董之“董”字,最基本的词义是“深”。其渊源在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一句话:“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人过了六十岁,精气神应该深藏了)。”古董之所以会有局中局以及各种深水套路,都与“董”的深意有关。唯其深,没有哪个专家可以信誓旦旦自诩完全掌握。

        书画鉴定家也不是神仙,所有的鉴定都必须“小心求证”。以我不多的鉴定知识言,材料、造型、风格以及艺术家特有的个人笔性,都是我们必须考究的。古董鉴定中的“双盲”法,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具体鉴定中,传统方法,注重包浆,大都讲究经验的积淀,所谓见多识广;现代方法,看重材料分析,强调依据科学判断,观微知著。时至今日,随着科技手段的深入,鉴定手法日益多样。不过,即便如此,科学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很多不靠谱的鉴定?原因很多,比如学业不精、孤陋寡闻。但事实并不完全在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是市场逐利过程中,空气与土壤的污染。

        先知书店店长李强写了一篇网文《商人才是文明的引擎》。但商业也的确同时打开了文明的潘多拉盒,一下子花蝴蝶乱飞。于是,不在少数的鉴定专家乱了心智,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设局黑白、颠倒是非。这也是近几年公私收藏,口舌不断、专家变“砖家”的原因所在。如果因此责怪收藏界浅薄、浮躁、不负责任、风骨不再,似乎不算冤枉。但是,我实在不愿因此而打板子收藏界。因为这不是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人的恣意妄为,而是我在上文说到的空气与土壤的问题。面对一些热点问题,曾经最富激情的众多纸媒,为什么会沦落到不知如何发声终致一言不发的境地?我们的文化领域为什么屡屡出现替考、抄袭、作假等事件?不要说制度不健全、信息手段不完备之类的堂皇借口。财迷心窍后,无论多么深厚的知识功底、多么先进的科技手段,都不足以使人迷途知返。目前的情形是,不是某一个行业、领域的造假,而是大面积的溃败,空气和土壤的毁坏。写到这里,忽然想起穆旦笔下的《爱情》。这首诗几乎就是当下某些鉴定专家的写照。诗句如下:


        爱情是个快破产的企业

        假如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

        它雇用的是些美丽的谎

        向头脑去推销它的威力

        爱情总使用太冷酷的阴谋

        让狡狯的欲望都向她供奉

        有的膜拜她,有的就识破

        给她热情的大厦吹进冷风

        爱情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少

        假如她聚起了一切热情

        只准理智说是,不准说不

        然后资助它到月球去旅行

        虽然她有一座石筑的银行

        但经不起心灵秘密的抖颤

        别看忠诚包围着笑容

        行动的手却悄悄地提取存款


        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只悄悄提取存款的手时,“信誉”成了“美丽的谎”,随之而来的必是“阴谋”。“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的网络语,告诉我们的不是套路的深度,而是对一个时代的灰心。当下的书画鉴定,缺乏的也不是精深的知识与手段(尽管这一切的确学无止境),而是良心与底线。国家文物局组建的全国书画巡回鉴定组即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等先生,堪称当代中国鉴定队伍中的“黄金一代”,其中的徐邦达先生更是有着“徐半尺”的传奇。如此豪门,应该不会失手吧?但事实是,他们也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失误。书画鉴定,不可能没有失误,我们害怕的也不是会有失误,真正令人恐惧的是不能、也不愿“勘误”。我不反对李强“商人是文明的引擎”一说,但引擎启动后,出发的方向是关键,否则,假作真时真亦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86(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3.9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