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艺术新闻

      实验与超越——关于建筑展览的学术梳理与文化反思

      分享到:
      作者:王明贤来源:中国文化报2020-12-27 08:56:41

        建筑展览对建筑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凝聚力,深刻影响了现当代建筑史。在各种当代艺术展及当代建筑展上,先锋建筑师崭露头角,对未来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顾百年建筑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重要建筑思潮的萌发和变革都与建筑展览密不可分。

        1927年,“德意志工作同盟”举办了“魏森霍夫建筑展”,展览由密斯·凡·德·罗组织,参展者有彼得·贝伦斯、勒·柯布西耶、里查德·多克、约瑟翰·弗兰克、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希布塞姆、密斯·凡·德·罗、奥德、汉斯·波尔兹格、阿道夫·拉丁、汉斯·夏隆、阿道夫·什涅克、玛特·斯坦恩、布鲁诺·陶特、马克思·陶特、维克多·波吉瓦,他们各设计一到两栋住宅,共设计了33栋住宅建筑。这次展览是20世纪现代建筑史的重要事件,参展建筑师不乏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988年6月,在纽约MOMA举办了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的“解构主义建筑”七人展,参展建筑师有:埃森曼、屈米、盖里、里伯斯金、蓝天组、库哈斯和哈迪德。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试图颠覆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传统思考。尽管对“解构主义建筑”评价不一,但毋庸置疑,这批建筑师对世界当代建筑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笔者策划了“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参展建筑师有张永和、王澍、刘家琨、汤桦、董豫赣等人,中国实验建筑第一次集体亮相,出现在中国建筑界和世界建筑师的视野中。德国建筑学者爱德华·柯格尔和伍尔夫·麦耶通过参加“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的张永和、刘家琨,联系到王澍、张雷、马青运及南大建筑的成员们,于2001年在柏林Aedes建筑画廊举办“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将中国实验建筑推上国际舞台。

        如果梳理国内外当代建筑展览,肯定需要讨论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起源于1895年,是现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大展,它与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世界三大艺术展。它的每一次展览都表现了当代艺术最前沿的状态,预示着当代艺术潮流发展的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关注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设立了国际建筑展,与艺术双年展隔年举办。经过多年的努力,威尼斯国际建筑展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风向标。

        2005年,中国以国家馆名义正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由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处女花园:浮现”展在威尼斯展出,开启了中国国家馆的威尼斯双年展历程。其后的2006年,中国亦开始以国家馆的身份参与威尼斯国际建筑年展,至今已举办7届。综观历届中国国家馆的主题:范迪安、王明贤策划的“瓦园”(2006),张永和、阿城、龚彦联合策划的“普通建筑”(2008),唐克扬策划的“来此与中国相会”(2010),方振宁策划的“原初”(2012),姜珺策划的“山外山”(2014),梁井宇策划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2016)、李翔宁策划的“我们的乡村”(2018),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建筑师对诸如全球化与都市化、城市问题、环境污染、本土现实、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社会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自2000年以来,各种建筑展览无疑是推动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成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孵化以及建筑介入当下社会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的重要平台,从更宏观的角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效能。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建筑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个展活跃于国际建筑界,开展不同层面的建筑交流和实践活动。

        回顾梳理十几年来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当代建筑展览有着独特的意义。这其中包括以瑞士和韩国为代表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金狮奖”获奖国展览,以“山外山”“平民设计,日用即道”“我们的乡村”为代表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前海公共艺术季等此类聚焦当下社会或文化议题,联动建筑、当代艺术、公共艺术、电影、音乐等艺术门类,探索建筑跨界融合创新可能性的综合性大型展览,也包括像“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这种致力于挖掘、展示现代建筑大师学术思想与设计作品,旨在唤醒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的研究型展览。

        此外,作为建筑展览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师个展代表着建筑师在一段时期内的建造理念、学术思想和实践成果,是建筑师进行自我系统梳理的重要平台。因此,此次展览也将目光聚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个展身上,包括张永和+非常建筑近年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回顾20多年来工作成果的“唯物主义”,朱锫在德国Aedes当代建筑中心举办的介绍朱锫建筑事务所近些年的创作立场、探索与实践的“会心处不在远”,朱小地以建筑师身份介入当代艺术范畴、重新解读传统建筑价值的“庙雨”,马岩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探讨东方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山水城市》新书发布展览以及MAD建筑事务所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超越现实并富于情感的建筑实践模型展。

        在世界面临重大灾难的时刻,我们对人类的城市和建筑如何发展需要进行重大反思,也应该对建筑展览进行反思。希望此次展览能提供一次文化反思的机会,引发武汉观众和中外建筑师的持续讨论。也希望合美术馆今后长期关注当代城市发展与建筑实验及未来研究,成为国际上一流的建筑展览平台。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8(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3.9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