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艺术新闻

      让““卖画大师”消费欺诈”无处遁形

      分享到:
      作者:钱晓鸣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4-01 23:35:10

          近日新华社一篇《全民拍调查|“卖画大师”速成记》再一次把打着山寨社团名义、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书画造假的现象推到大众面前。这一现象的背后,一方面考验着网络时代艺术市场的监管,另一方面则对提升全民审美素质和艺术辨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书画造假由来已久,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一方面,现代化造假手段、传播路径、交易方式,使得造假更方便,传播更广更快。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治环境,也使得造假对社会的危害被普遍认识,更易产生舆论发酵。而这次新华社揭露出来的“山寨社团”和“网络平台”携流量卖画的现象,又有了新的特点,比如以“山寨社团“似是而非的身份认证自抬身价,进而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误入,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近些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山寨社团”的打击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山寨社团”给予排查并发布公告以正视听,同时对网络信息的发布传播进行了相应监管,有效遏制了“山寨社团”野蛮生长的趋势。中国美术家协会就曾多次发布声明,对某些违法侵权行为给予有力回应,倡导行业自律,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和艺术家权益。从新华社文章揭露的问题看,这些“山寨社团”从忽悠艺术家或机构团体为主,逐渐转向了通过市场欺骗消费者。这是一个新动向,从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到经营商品,有关部门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利用网络平台贩卖假货,一直是网络监管的重点,但对文化艺术品市场化链条的监管仍然是一大难题。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结合网络艺术品市场的特点,有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加强治理,应该是题中之义。像有关部门明确取缔的“山寨社团”或者未在主管部门登记的社团,都应该录入网络自动检索监督的范围内,这在现在应该已不存在技术门槛,也是各个网络平台的职责所在。

          与此同时,美术界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播引导职责,通过繁荣创作、知识普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使之具备更强的艺术品鉴赏和辨别能力。我国有着由美术学院、美术馆(博物馆)、美协、画院、美术出版社(专业报刊)、群(文)艺馆等各大系统组成的行业体系,在美术教育、美术传播及行业管理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此外,还有画廊、拍卖公司、各种艺术展会等艺术市场,也给美术爱好者了解行业、学习鉴赏和提高能力提供了获得经验的机会。

          这提醒我们,美术专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审美的普及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美术工作者更应该从“专业小圈子”走向“社会大世界”。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历来十分重视专业美术展览的大众引导和普及工作。近些年来,他在自己的个展中就常常坚持亲自为观众做导览和讲座,并撰写了大量美术学术和普及文章,结集出版了《东窗笔录》等文集。同时,中国美协等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也可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创新和丰富工作手段,做好美术知识的普及传播,进一步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和自律维权。

          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观众和美术爱好者的审美鉴赏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成为规范的美术市场、良好的美术行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群众真正掌握了好画的标准,并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时,我想那些“山寨社团”忽悠的伪劣艺术品也将无所遁形。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2(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