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艺术新闻

      砚池水满墨花香

      分享到:
      作者:夏建军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7-18 07:56:57

          (1/3)苏东坡断碑砚

          (2/3)寸耕砚 王镛 藏

          (3/3)《幽香》 刘克唐 制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作为中国独有的文书用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成为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砚,又称砚台,是画家和书法家“砚磨雾起、笺染云生”必备之器具。“文房四宝”中,砚台的质地最为坚实,具有“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的价值,因此古人也认为“四宝砚为首”。

        砚台由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相传远古时期,黄帝得一美玉,便命工匠琢成砚台,取名“墨海”,并镌上“帝鸿氏之砚”几个字。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砚台的历史确实由来已久。

        先有墨,才有砚台。作为研墨的工具,砚台是伴随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现一块石砚。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此推算,5000年前已经有了砚台。

        殷商时代,毛笔已较为精良,因此与之相配的砚等其他文具也获得进步。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此时,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砚”字也正式出现。汉代出现了以松烟为主的人工墨碇,加上纸的发明,砚的形制渐归统一。汉砚多为石、陶材质,皇室、贵族也有用玛瑙等珍贵玉石作为制砚材料的。此时的砚台上还出现了铭文,记录时间、人物等信息,砚台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唐代是制砚工艺的鼎盛时期。两宋时期,砚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其砚形基本为唐代的延续和演变,以实用性为总趋势,还在箕形砚的基础上创制出抄手砚。明清两代,砚台的制作逐渐向艺术化发展。直到现代,随着书画墨汁的大量生产,砚台则更加趋于工艺美术化了,可谓“墨池水暖波澜壮,铁砚香浓气象新”。

        古往今来,砚台经历了不断变化,质地、技艺日臻考究,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造型优美、雕刻精细的砚台,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文人墨客青睐的文房用具和精美工艺品。

        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河砚、山西的澄泥砚被称为我国“四大名砚”。其中,端砚因产于古端州(广东肇庆市的端溪)而得名,其石质纯净、细腻、滋润,发墨不损笔毫,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古雅、朴实、精美、自然之特点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砚”的美誉。唐代诗人李贺写诗赞之:“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歙砚始于唐代,产于江西婺源的龙尾山,歙砚石质坚硬润密,纹理美丽,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砚台雕刻精细,浑朴大方,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笔毫。

        洮砚产于甘肃洮州,石质碧绿,莹洁如玉,色泽细润,发墨快,贮墨时间长。“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对洮砚的赞美。苏轼得到黄庭坚所赠洮河石砚后,在上铭曰:“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珉,至中国……”

        山西绛州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用经过澄洗过滤的细泥烧制而成。据了解,澄泥砚制作技艺孕于秦汉、兴于唐,历史上曾一度失传,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好的澄泥砚,温润如玉,触如童肤,发墨不损毫,扣之金声,由于原料来源、烧制时间不同而有不同颜色,其中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四大名砚”之外,还有山东的鲁砚、贵州的思砚、湖南的凤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安徽的乐石砚等知名石砚。这些石砚的制作都蕴含着工匠的辛勤劳动,往往要经过深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10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过去,许多文人墨客在砚上镌诗题铭,并以收藏砚台为乐。相传,苏东坡长子苏迈将去德县做县尉,临行前,苏东坡送他一方砚台,并刻有四句铭,以作告诫:“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意思是说,你可以用这砚学习,学习时应当如饥似渴;可以用这砚追求上进,求上进时应当常有所警醒;可以用这砚写治理财政的文章,治理财政时应当经常考虑给予百姓利益;可以用这砚书写断狱文告,断狱时应经常想到犯人要悔过自新、求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曾请人在砚上镌刻下他的砚铭“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写出了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和铮铮誓言。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砚台的记载和传说,以及很多歌咏砚台的诗句,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砚谜语,如“四四方方一块田,半边有水半边干,一条乌垅来戏水,黑云盖了白云天”,通俗、有趣的比喻让砚的形象更加生动,这些共同组成了源远流长的砚文化。现代中国,砚文化再次迎来繁荣发展时期,在传承与创新并举中百花齐放。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99(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