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艺术新闻
    1. 劳动与可持续性的美好
    2.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设立“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在此之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Google艺术与文化合作了其新开发的项目——Web Pocket Gallery,呈现了一个以劳动与节日为框架的虚拟主题展“劳动与节日——馆藏20世纪油画、国画和版画作品展”。 作为首个体验Google艺术与文化 Web Pocket Gallery 的中国区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劳动与节日”为主题策划了约40件以劳动者为题材的精品馆藏,包含了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其中包括吴作人的《纤夫》、张安治的《群力》、詹建俊的《起家》与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周思聪的《清晨》、孙景波的《阿佤山人》等。另外,版画作品选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包括古元、彦涵、李桦、邓澍 [详细...]
    1. 画画者谈笔墨
    2. 林墉 作品三十 138×70cm 纸本设色 2005年 编者按:5月27日赵奇老师谈了绘画与写生的关系,以及AI给创作带来的影响,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美协顾问、中国美协原主席林墉老师谈他的笔墨观。林墉为岭南画学的代表人物,他以内心真情将中国传统笔墨与现代写实造型色彩高度结合,营造出全新的“南方美感”。 笔墨本是实践的事,甚至谈笔墨,也只是谈而已。 长久以来的说笔墨,说多了,说到如今,笔墨两字,实在已变成“中国画”的代名词。说有笔墨了,是长进。说无笔墨了,是未入门。说笔墨不好,是遗憾。说笔墨真好,是钦佩!笔墨二字,何其举足轻 [详细...]
    1. 美术馆建设与时俱进 展现时代风采 涵养人民精神
    2.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美术馆作为艺术类博物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新建美术馆数量在不断上升,美术馆的专业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特别是在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向全馆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对中国美术馆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5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美术馆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如何发挥美术馆专长,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 [详细...]
    1. “心即托艺”王稳苓的绘画探索
    2. 王稳苓的水墨人物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情感上的触动,这种感觉或源于她对作品中人物神韵的塑造和对水墨特质以及光影明暗的把控。提起光影,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西方绘画中的感官体验,尤其以印象派绘画最为显著。而传统水墨画更多是阴阳虚实的表达,以笔墨浓淡的运用传达出艺术家的意境塑造。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写道:“中国画中所表现的万象,正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水墨画的这一特质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润——“有”和“无”的辩证统一、“阴”和“阳”的自然和谐。   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意象 [详细...]
    1. 哭泣的玫瑰——毕加索与多拉·玛尔
    2. 编者按:柏拉图说,美是真光辉。从本期开始,“赏析”版特邀艺术学人全东语开设“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之旅”专栏。全东语常年在欧美寻访艺术大家故迹,她的游历文字,既从新颖的角度采撷了美丽花园里的赏心折枝,又以优美的文笔化解了艺术史的庞杂浩渺,更以自身细腻的生命体验深入艺术家们的创作与生活的现场,探究、还原出一幅幅经典作品的生命历程。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感受旧金山的寒潮、维也纳的凌晨、新墨西哥州暖阳、布拉格的蓝天、巴黎的熏风…… 每当谈起和多拉·玛尔的缘分,毕加索总是说起1935年的那一天,在法国南部一个咖啡馆里的艺术家聚会。交谈中,多拉·玛尔玩弄餐刀割伤手指 [详细...]
    1. 正山堂·巴东红全国茶文化主题书法展暨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巴东盛大开幕
    2. 灵秀湖北,秘境巴东。为庆祝“国际茶日”,5月16日上午,“正山堂·巴东红”全国茶文化主题书法展开幕式和“神农寻茶地 茶话巴东红”中国·巴东首届神农茶文化旅游节活动在巴东县茶源广场盛大启幕。这场传播巴东茶文化、打造巴东茶品牌、促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全县乡村振兴的盛会吸引了千余人参加。 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原党组书记、会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席梁国扬;著名军旅作家、诗人汪孔周;中国茶叶研究所原所长杨亚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外事司原司长、国家审计署外事顾问、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罗美富;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长、中国艺术博览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国家一级美术师郭子良;原北京市发改委能源经济运行处副处长、北京市第八任挂 [详细...]
    1. 民俗现场,摄影师应摒弃“特权思维”
    2.   不久前,笔者在某市参与了一场盛大的民族节日,该节日历史悠久,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今年的节日活动格外热闹,当地也举办了盛大的节庆仪式,让游客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然而,原本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活动,却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在民俗展示开始前,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早早地挤进活动队伍中,一边为穿着民族盛装的姑娘拍照,一边挤占“最佳位置”,为即将开始的民俗活动做拍摄准备。但摄影师们的“积极”却对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干扰——占好位的摄影师不肯让出位置,未抢占到“有利”位置的摄影师不断往里面挤,民俗展示活动一度难以开始,工作人员好言相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清场”。而在后续的民俗表演中,有的摄影师竟不顾当地人民俗仪式的进程,粗暴地指挥对方摆出某个动作。   与盛大、热闹的节庆相 [详细...]
    1. 破解五代后周柴窑密码
    2.   五代后周柴窑窑址疑似被发现,令笔者振奋不已。在笔者看来,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伟大、最辉煌、最绚丽的瓷器品类之一。   窑址发现的实物款识上有“显德元年”的字样。“显德”是后周第一代皇帝后周太祖郭威的年号,但郭威在“显德元年”的二月份就去世了,义子柴荣登基后没有改年号,由此可以推断柴窑是从“显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开始创烧的。   很多年前,笔者就知道柴窑,但从未见过。最早接触有关柴窑的著作是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曹氏在论述柴窑这一章节,正文只有37字:“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曹氏首先提到柴窑“出北地”,这个“北地”是哪儿?是泛指北方某地,还是具体的一个地名?笔者认为曹氏说的是一个 [详细...]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315(s)   34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