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书法知识
    1. 静穆典雅 温婉通润——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2. 资料记载,《孔子庙堂碑》书成后,唐太宗十分珍赏,于唐武德九年(626年)刻石,“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几既毁”。后虽多有翻刻,因年代久远,风化剥损,大失原貌精神。我临此帖的母本是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的影印本,其虽有模糊残缺处,但与其它版本的字帖相较,则可称完美,能展现原作的风貌。我学书,从颜柳起步,但最为钟情的还是欧、虞、褚的楷书。欧书险峻,褚书灵动,虞书劲健圆润,中和了欧、褚的优点,突出了静穆典雅的个性。我临《孔子庙堂碑》多年,现将一点心得说出,以供同道们参考。 《孔子庙堂碑》原碑每字约28mm,属于通常所指的中楷范围,初临的字格在35~40mm较合适。纸用质地细润的毛边纸或宣纸,纸质地粗行笔易干涩,太光滑不易收笔,忌用光纸,否则无法表现笔意。笔用兼毫,如七紫三羊之类,市面上的水源、晴风等中号笔也很好用。墨 [详细...]
    1. 妙承颠素启枝山
    2. 王世贞评徐有贞书法:“天全翁出入长沙(怀素)、襄阳(米芾)间。余尝评其书如剑客醉舞,僛僛中有侠气。”文徵明尝谓:“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枝山)早岁楷法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由此可见,徐有贞的草书上承旭、素,下启明代草圣祝枝山。因此,他的草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绝非一般人可比了。 徐有贞《草书刻帖》,虽只寥寥数行,但其刚健劲挺、潇洒流畅的笔致,摇曳多姿、疏密有致的分布。如果有临张旭或怀素草书的经验,临徐有贞《草书刻帖》就更容易上手。 临习要点: 一、留意其精妙的笔法,注意其连绵的气势和运笔过程中提按、快慢的节奏,注意疏密、欹侧及揖让等章法布局的变 [详细...]
    1. 吹来清新的风——张弼《行草诗文卷》赏读
    2. 张弼(1425~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松江华亭人,是明中前期卓有成就的书家。以前见到张弼的作品,总是不以为然,缘于陈献章曾对张弼草书作过“好到极处,俗到极处”的评价,时时影响着自己。面对张弼的草书作品,丝毫没有“好到极处”的意识,一个“俗”字却道出了我的真切感受。近日翻看《中国传世书法》一书,被一幅作品所震撼,细看落款,竟是张弼,一时哑然。转瞬间,改变了以往对张弼草书的偏见,更加叹服陈白沙对张弼之书深刻而精辟的评价,实乃一语中的。 张弼草书师承宋广,从其草书风格看,他不仅“尚近前规”,更将宋广等前贤变元人蕴藉书风为放纵的草书风貌向前拓展了一步,震荡人心。由此可知,张弼的草书是上追唐草,取法旭、素,完全抛弃了明初曾经盛行一时&mda [详细...]
    1. 雄强浑厚振心弦——临《四祀■其卣铭文》
    2. 《四祀■其卣铭文》是商代帝乙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形制多厚重,器物多饰以雷纹及饕餮纹,代表着殷商王权神秘的威严。《四祀■其卣铭文》,雄强古拙,气象博大,振人心弦。 临此铭文,需要抓住其所具的风格特征。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与同时期的甲骨文写法基本一致,但因制作方式不同而风格各异。甲骨文是先书丹后锲刻,线条单一,难以体现用笔的提按变化,笔画的起收处留有刀痕,清刚挺健,章法疏朗。金文铸在青铜器上,其制作过程是先书丹、再制范(包括修范)浇铸铜液,最后去范,有的还需作进一步的加工,因此青铜器铭文更接近书丹的原貌。《四祀■其卣铭文》是殷商青铜器铭文中的精品。其结字端庄大方,行气如虹,如“帝、大、文、酉”等字,稳如山峦,形似罗汉,不轻浮,不作势,让人肃然起敬。结字纵向取势是当时文字结构的一个共同特征。此铭文结字严 [详细...]
    1. 规摹山谷出新意
    2. 沈周不仅是“吴门画派”的杰出领袖,也是“吴门书派”的先导者之一。在他的影响下,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吴门书画大家相继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明星。 沈周书法早年学沈度,但最终改学宋代极有个性的文人书法,从台阁体转向文人书法,是对元代及明代前期鄙弃宋人书法的一种突破。他在40~50岁前后的10余年中,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这3位个性极强的宋代书法大师都作过一番追溯和摹拟,力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法个性语言,至50多岁后至83岁去世,便基本稳定在黄山谷一体,形成略掺己意的面目。 沈周《行书自书诗轴》是其书法成熟期的代表作,临习要点: 一、要有临摹黄山谷行楷的基础,对黄山谷书作的体式非常熟悉。 二、用笔特征与山谷相类,结字中宫收紧而四周向外放射。 [详细...]
    1. 铅华洗尽清气漫——王志《喉痛帖》赏读
    2. 王僧虔(426~485年)是魏晋时期重要的书家、书论家。王志(生卒年不详),字次道,为王僧虔次子,王慈之弟。因年代久远,战乱频繁,魏晋的很多法帖都毁灭、散佚了,留存下来的屈指可数、拱若佳珍。先贤也许想象不到,他们令后世流连的佳作,常常是一些不经意的手札,王志的《喉痛帖》便是一例。《喉痛帖》释文:“臣六代从叔祖梁中书令临汝安侯志书。一日,无申只□正属雨气方昏,得告深慰。吾夜来患喉痛,愦愦,何□晚当故造迟叙。诸惟□不□。”看到《喉痛帖》,不禁想到张旭的《肚痛帖》。韩愈赞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书之妙道,关乎性情,一颦一笑,皆可为 [详细...]
    1. 经典在理解中升华——我习二王书法的心得
    2. 学习书法要继承传统经典,找准路子,把握好传统经典。何谓传统、何谓经典?是颜柳欧赵,还是民间的残碑断碣?我个人理解,传统、经典应是经过千年洗礼流传下来的碑帖精华。而将残碑断碣当作经典那是另一回事。能流传下来的,我们都不能否定它的价值,书家要根据自己的性情,决定自己的选择。我习书,通过大量的临摹二王,对笔法和字法有了透彻的理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但文学艺术却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多种书体交相更迭、演变、发展,隶书开始衰落,楷、草、行代之而起,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裂变、重组、完善与成熟。通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众多书家的共同努力,行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更趋流美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二王行书,强调使转,笔画连绵,线条生动,极具韵致,体势纵横,结构变化,俯仰顿挫,上下映带,婉约妍媚,书写更自由、更有情趣、更有 [详细...]
    1. 吴宽:一味独宗东坡体
    2. 吴宽也是吴门书派的先导者之一,他与文林(文徵明之父)为同科进士,因而文徵明有机会向他学文。吴宽不但“以文行有声诸生间”,而且亦擅书法。他的书法主要是学苏东坡的行书,不杂他体。在这一点上,与徐有贞、沈周、李应祯等一样,冲破了元人鄙弃宋人书法的藩篱,果断地取法宋人。同时他又注意与徐、沈、李等人拉开距离,避开他们所取法追踪的宋人,独师苏体。都穆评其:“(吴宽)书翰之妙,识者以为不减大苏。”宋人书迹在明代时流传甚多,保存也相对完好。晋唐人书在明代大多只能从刻帖中看到,经过辗转翻刻,离原迹精神面貌渐远。因此,从宋人墨迹中获取笔法对于明代书家来说是明智之举。这正是吴门书派先导者们的开拓之功。事实上,祝、文引领吴门书派崛起至兴盛,也都得益于此。 吴宽《行书诗稿》系故宫博物院藏品,从作品来看,都穆评语 [详细...]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480(s)   2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