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ftgy
书法知识
    1. 秀逸得天真——朱彝尊隶书中堂赏读
    2. 朱彝尊(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擅长诗词,为“浙西词派”创始人,词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词家三绝”,诗则与王士禛称“南朱北王”。康熙十八年(1679年)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后罢官回乡,专事著述。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金农亦列其中。世人眼中,难免认为金农是一个书家,朱彝尊只是一个诗人。朱彝尊的书法艺术成就,清代钱泳《履园业话》中评述:“国初有郑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辈诗讨论之,而汉隶之复兴。”朱彝尊在清初以善隶书而著称,与王时敏、郑簠被誉为隶书三大家。古人常常是多种角色合而为一,亦书亦诗,亦诗亦书,涉猎虽多,但息息相关,相得益彰 [详细...]
    1. 张虎谈书法入门:写字要有“格”讲“规矩”
    2. 汉字称为方块字,是就其字形而言的。为了写好这种字形,古往今来人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唐代创制的“九宫格”就是个好方法。 九宫格,就是在一个正方形的格内画成一个“井”字。写字前先把帖上的每个字按“九宫格”画好,然后根据每个字在九宫格中所占的位置练习,因为这样成效较大,所以延续至今。这种临写方法,颇像绘画一样。初学绘画者,为了把画画好,常把原画样和画纸上打出若干个小方格,再按着原画样在方格相应的位置上画,这样就大体不会走样。九宫格呢,只不过是用来写字罢了,其道理与绘画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米字格”,就是在一个正方形内画四条线,正好成为一个“米”字,所以大家都叫它“米字格&rdquo [详细...]
    1. 轻松随意写花笺
    2. 厕身京城,居住空间狭小,本来也喜书小字,就将写笺作为日课了。曾用过很多笺纸,都不满意,后来觅到一本花笺,尝试后,感觉很好,陆续搜集了数十本,置于案头,小字全用笺写。 花笺精致华美,古色古香,高雅脱俗。古人写字,用纸以笺、札居多,内容为诗词、文章、信函等,以实用为目的。不经意间就出现了精品,亦不可避免有一些败笔、丑字及涂抹出现,但轻松闲适,自然和谐。不类今人之作,从选纸、选墨、择笔、章法上精心布置,刻意安排。作书,初观之,通篇整齐有序,用笔一丝不苟。细琢磨,感觉缺少韵味。但流畅和文字间所流露出的文人秉性的气息是不同的,气息内涵太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许流露在请假条、日记里,在作品中却无法时时显露,让人懊恼!当今书坛的创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展厅效应所造就的巨幅大制,风靡书坛,各种大型纸张也应运而生,即使是写的小字,也要拼接为丈二 [详细...]
    1. 取法晋唐溯本源
    2. 王鏊与吴宽一样,游于仕宦,跻身台阁,并以文章领袖馆阁,大力提倡古文,因此吴门文人尊他们为文苑领袖。他们虽长期仕于台阁,但提携乡邦后进,不遗余力。祝允明、文徵明等后学才俊以他们为师。王鏊晚年由京城乞归乡里,在苏州闲居16年之久,成为苏州文人雅集的核心人物。此外,不少吴中名胜都留有其题咏刻石。王鏊与吴宽常常一起吟诗作文,观赏字画,作跋题辞。因此,王鏊的文章与书艺对吴门的影响也很大。王鏊作书,以行草见长,取法晋唐,用笔清劲峭拔,与时风及元人皆不相类,极具个人特色。 王鏊行草《再游林屋洞诗稿》,选自《故宫藏明清人书札墨迹选》,其章法特点:字距紧密、行距疏阔。临习要点:注意用笔的收放擒纵,字体结构与字间的呼应组合。 来源:网络 [详细...]
    1. 风神秀朗抒晋韵——李倜行书《跋陆柬之文赋卷》
    2. 历史上,有当时显赫一时的书家,而后世则藉藉无名者,元代书家李倜即属此类。李倜以书画诗文享誉有元一代,为人倜傥,风采肃然,精于书画,书得晋人韵味,画有高士风。历任集贤院侍读学士(从二品),临江路总管、南剑路总管、两浙盐运使(正三品),晚年升迁不详。其所任官职,在汉人中地位显赫是不争的事实。赵孟頫为官品秩最高者为从一品,曾与李倜同在集贤院共事。李倜诗文、书画在当时颇负盛名,名动朝野。其在大德年间被弹劾降职后,有关他的行踪记述日渐稀少,以致后来不知所终,成为书画史上的疑团。 李倜传世书迹甚少,除皇庆元年(1312年)八月、九月游山阴禹陵,杭州石屋洞题名等少数刻石外,墨迹仅有大德五年(1301年)二月八日和大德九年(1305年)九月既望对《陆柬之书文赋卷》所作的两段题跋。前一段所题应在京城大都。后一段题跋是书于寿春郡斋。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元 [详细...]
    1. 刻、做、钤三位一体——马士达篆刻秘笈
    2. “刀刻、做印、钤拓”是马士达在所著《篆刻直解》中提出的。1991年写就、1993年出版的《篆刻直解》是目前仅见的马士达篆刻专著。他自谦说他不擅文字,但并不等于他不擅思考,尤其是深入细致条分缕析的思考。不然,这些鞭辟入里言近旨远的闳意妙旨从何而来? 在“篆刻的制作与效果”的章节中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我们今天巡视古代印章的“艺术效果”,实际上是对铸、凿、琢、焊四种制作方法所获得的异趣的一种理解。制作方法不同,线条的异趣也不相同。加之“天工”之无意破“人工”之有意,致使古代大部分印章进入了我们的审美视野。从这个角度,他认为,“所谓篆刻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即是一个充分强调艺术表现手法的过程,亦即为造成某种艺术效 [详细...]
    1. 闲逸平常的书写——我临甲骨文的点滴体会
    2. 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湖北教育学院进修,文字学教授关于古文字的表述和书法表演,使我对殷商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收集与甲骨文相关的资料。当时的条件与见识都很有限,用钢笔临写甲骨文,走了一段弯路,这是我学甲骨文的初始阶段。90年代末,我在临习甲骨文的同时,也相继临写了西周钟鼎文、秦篆。随着时间的积累,视野的开阔,逐渐对古文字的演化有了更多了解。明白甲骨文的拓片虽多,但可识、可用的文字却不多,可供创作的联句文辞更少,连长一点的集联、造句都有难度,这是我秉承传统,贪多不化、消化不良的第二阶段。 近年,在临写甲骨文的过程中,我将甲骨文的峻锐挺拔和钟鼎文的奇古生动融在一起,重点表现其充满意味的笔触。临习甲骨文多年后,我渐渐明白,写甲骨文,不能只追求字形和笔画,依样画葫芦地临写,还应注重甲骨文中内在的神韵和体势。临习中, [详细...]
    1. 葛鸿桢临吴门书派经典之九·祝允明行草《九愍九首卷》
    2. 祝允明之所以能引领吴门书派崛起,使吴门书法影响超越二沈,不仅仅因为他能像吴门书派的先导者徐有贞、沈周、李应桢、王鏊、吴宽等人那样学习宋人书法,而且还看到了偏师宋人的缺陷和不足,他深知“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的哲理,强调在扩大师法范围的同时,也不忘“沿晋游唐,守而勿失”,坚持以晋唐传统为根基。在晋唐之上,他还一路追溯至汉魏的张芝、钟繇、索靖等大家身上,师法范围大大的拓展。在广采博收的前提下,日常书写中能信手拈来,多种技法合于一体,形成不同的面目。 祝允明的狂草作品最为世人激赏,尝有“惊天地、泣鬼神”之谓,但宜看而不宜临。他行草中的精品则遒劲绝伦,或许正因为不适合临摹,文徵明私家集刻的《停云馆帖》中将祝允明行草《古诗十九首》收录其中,而未刻其狂草。 [详细...]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459(s)   27 queries